testing-04

MySQL

  • 这里介绍一个最近用得很多的一个小工具:tbdba-restore-mysqldump.pl

    主要有两个功能:

    (1) 尽可能快的从一个非常大的mysqldump文件的分离出某个单表的备份文件

    (2) 可以帮你把一个大的mysqldump文件,切割成非常小的单表备份文件(可继续做并行恢复)

    1. 什么时候需要这么做

    (1) 如果把MySQL中某一个表数据弄丢了,需要从很大的mysqldump备份文件中恢复这个表

    (2) 如果你想并行恢复整个mysqldump备份文件时,这个脚本可以帮你把大文件切割成多个小的单表备份文件,然后就可以方便并行恢复多个文件了

    2. 如何使用这个脚本

    这里以实例的方式介绍如何使用该脚本:

    (1) 从backup.sql文件中获取表process的备份:

    tbdba-restore-mysqldump.pl -t process -f backup.sql

    (2) 从backup.sql文件中获取数据库monitor中的表process的备份:

    tbdba-restore-mysqldump.pl -t process -s monitor -f backup.sql

    (more…)

  • MySQL Replication可以很方便的用来做应用的读扩展,也可以帮MySQL实现一定程度的HA方案。MySQL通过向备库传送二进制日志来实现Replication,本文将通过二进制日志相关源代码的主要接口来解释:“MySQL如何传输二进制日志,是主库推,还是备库拉?MySQL日志传输的实时性如何?”。

    在MySQL Replication结构中,备库端初次通过CHANGE MASTER TO完成Replication配置,再使用start slave命令开始复制。更细致的,备库通过IO Thread向主库发起读取binlog的请求(COM_BINLOG_DUMP命令),主库收到COM_BINLOG_DUMP请求后,使用单独线程(dump thread)不断向备库IO Thread发送Binlog。示意图(大图):

    (more…)

  • MySQL MHA

    ·

    7月份YOSHINORI MATSUNOBU在Blog上Release了第一个版本的MySQL Master High Availability manager and tools(简称MHA)。

    1. Overview

    用于自动主备切换(Master的Failover),切换时间大约是10-30秒,MHA主要的优势是解决了主备的一致性问题,是第三方脚本的方式,对原来的MySQL没有任何影响,也不需要改变任何原来的架构部署。当然也支持在线的计划切换,切换时间大约也就0.5-2秒【可读,不可写】

    是一种简单、优雅的高可用解决方案,有一些功能:

    1.1 主库监控和Failover

    在一个配好的主从环境中,MHA能够实时的监控MySQL主库,如果探测到主库失败,则会启动自动的切换程序(master failover)。这时,MHA能够保证所有的备库上的数据都一致。MHA会检查所有备库上的relay log,并使用最靠前的relay log,来同步所有其他的备库,保证各个备库的数据一致。MHA一般能够很快完成切换工作:9-12秒来探测主库失败,7-10秒来关闭master来避免脑裂(可选的),然后在各个落后的备库上应用最新的日志(某一个备库上受到的最新的日志)。整个downtime大概是10-30秒。可以设置某一个备库,总是优先成为主库(可以通过在配置文件中设置优先级来实现),因为各个备库会全部同步,所以任何一个备库都可以成为主库。由于不一致导致的备库失败,这里都可以避免。

    1.2 命令行交互式切换(手动切换)

    不监控,直接进行切换操作。

    1.3 直接切换(非交互式)

    1.4 在线切换主库

    有时候,需要更换主库,例如原主库有已知的硬件故障(RAM、RAID control等)或者换上更好的硬件等等。这是一种计划切换,MHA能够非常快速、并且“一致的”的完成切换。所谓“一致的”,即避免在切换时,原主库上还存在存活的Session,在做一些事务,导致数据的不一致。MHA完成这个“一致的”切换,大概会有0.5-2秒的阻塞,一般这都是可以接受的维护时间。

    2. Master Failover的挑战

    主库Failover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繁琐。我们看看最典型的MySQL部署情况:单个主库拖多个备库。当主库挂了,则需要先找到“最新”的Slave,将其升级为新的主库,并且让其他的备库都指向这个新主库。这并不复杂。当找到“最新”的slave,很容易确定其他备库哪些event还没有收到,如果这些非“最新”的备库不问青红皂白就直接连到新主库上的话,则会导致一些数据不一致。为了避免这种不一致,则需要确定哪些是丢失的events,然后apply到这些备库上,再连新主库。如果手动来做这些事儿的话,那就十分繁琐而且复杂。在这个Slide里面详细描述了这个细节:Automated master failover

    Fig: Master Failover: What makes it difficult?

    “最新”的slave表示:获得最多binlog的备库。

    Currently most MySQL Replication users have no choice but to perform failover manually on master crashes.
    在主库crash的时候,目前还没有什么好办法保证各个备库的一致。所以,很多时候需要手动去做这些操作,虽然主库crash的时候不多,但是一旦出现,那将是“相当”(用宋丹丹的口气说)的痛苦。

    MHA目标就是实现这样的自动恢复。这个恢复包括选定新主库、确定各个备库relay log的差异、在新主库上应用差异的relay log,然后将其他备库指向新主库。一般MHA10-30秒可以完成全部的操作(可能更久如果你的备库延迟了很久的话)。

    MHA有自动和命令行切换工具,自动切换命令”masterha_manager (MHA Manager)”由主库监控和主库Failover两部分组成。masterha_manager一直监控主库是否可用,如果发现无法连接主库,则可以立即执行一个非交互是的切换过程。

    手动切换命令:masterha_master_switch先检查主库是否确实挂了,如果真挂了,masterha_master_switch选一个备库作为新主库(也可以指定一个),然后做恢复和切换。命令行把前面的复杂操作全部都封装起来了。

    当已经有了自己的监控系统时(例如,你可以使用Pacemake之类的监控),无需使用MHA的监控功能时,这个功能可以帮你实现MySQL的切换操作。

    3. MHA使用注意事项

    注意事项:

    1. 检测Master是否挂了,可以通过两个路由来确认。详细参考:secondary_network_script
    2. MHA完成切换后,应用还需要完成切换,可以通过脚本:master_ip_failover_script parameter来帮助你做后续的工作。
    3. 为了避免脑裂,MHA提供了一个关闭原Master的脚本shutdown_script parameter
    4. 另外MHA,还提供了一个发送Email切换报告的功能:report_script parameter
    5. 需要考虑级联的情况
    6. Relay log不能再做自动清除了,否则需要的时候可能就没了。需要手动清理relay log,清理relay log时需要注意,没有应用的relay log千万不要清,否则备库就需要重新指向了。MHA有个脚本可以做这个工作:purge_relay_logs script
    7. 在SBR时不要使用LOAD DATA INFILE

    参考资料

    1. MHA Google code主页
    2. MHA 文档资源
    3. MHA download
    4. MHA 介绍: Announcing MySQL-MHA: “MySQL Master High Availability manager and tools” |
    5. MHA for MySQL 0.52 released
  • 这又是一篇介绍Semi-sync的文章。

    Semi-sync主库在一定时间内(可配置的超时时间),如果没有收到备库的响应,则会超时从而降级为普通的replication复制。如果超时发生,有时需要查清什么原因导致备库没有及时响应,一方面可以从备库的日志着手,另一方面,如果需要更细致的信息则需要从备库端的网络包查找原因。这里介绍如何分析一个Semi-sync备库响应主库的数据包。

    概述:先使用tcpdump抓取正确(主要是src和dst都正确)的数据包;然后借助wireshark玻璃TCP/IP等层的头信息,仅保留发送的MySQL数据包;再分析MySQL Semi-sync Slave响应的协议。

    1. tcpdump原始数据包

    通过如下tcpdump抓取主机的网络包:

    nohup tcpdump -n -nn -tttt -i bond0 -s 65535 'port 3306 and ((dst host master.host and src host slave.host and len < 100) or (dst host slave.host and src host master.host))' -w tcpdump.ret -C 50 &

    参数简单说明:

    -n 表示ip不要转换为主机名 -nn表示端口号,不要转为为服务名(例如3306会被转换为mysql) -tttt 打印出完成的格式化的时间戳 -C 50 表示抓取的结果放到文件中,文件大小不超过50MB
    2. 使用wireshark找到对应的包

    (more…)

  • 在Percona的5.1.53和5.5.8版本,开始将RT的统计内置到MySQL Server端。Thanks, Percona.

    Percona在提供了tcprstat工具统计RT时间之后,很快就在Percona Server中集成了响应时间统计的功能。这里介绍一下该功能,各位看官如果在犹豫选择Percona Server还是MySQL Community Server,这里给Percona Server加一个筹码。

    “响应时间”(Response time,后面简称RT)在数据库应用中,特别是OLTP的场景,可以说非常重要,不过,MySQL官方版本中一直没有加上这个统计功能。最早,社区开始尝试tcmdump+perl脚本的方式查看RT,后来告警一点用tcpdump+mk-query-digest,再后来Ignacio Nin和Baron Schwartz完成了tcprstat。

    在Percona的5.1.53和5.5.8版本,开始将RT的统计内置到MySQL Server端。

    1. 配置该功能

    这个是功能默认是关闭的,可以通过设置参数query_response_time_stats=1打开这个功能,这是一个动态参数,所以在服务器上可以很方便的打开或者关闭这个功能。可以通过命令SHOW QUERY_RESPONSE_TIME查看响应时间统计。 (more…)

  • 上图先。

    Semi-sync-why

    如果还不了解Semi-sync可以阅读(Manual | 概述

    1. 优点

    当事务返回客户端成功后,则日志一定在至少两台主机上存在。

    MySQL在加载并开启Semi-sync插件后,每一个事务需等待备库接收日志后才返回给客户端。如果做的是小事务,两台主机的延迟又较小,则Semi-sync可以实现在性能很小损失的情况下的零数据丢失。

    2. 缺点

    完成单条事务增加了额外的等待延迟,延迟的大小取决于网络的好坏。

    Semi-sync不是分布式事务,主库会在自己完成事务后,等待备库接收事务日志

    3. 主机Crash时的处理

    (more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