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

  • 8月7日 游西湖

    ·

    早上七点,苏堤集合。绕道曲院风荷,经过玉带晴虹,回到苏堤,经过压堤桥、苏堤春晓、望山桥、锁澜桥,到达花港观鱼,再到西湖国宾馆。

    夏天,太阳起得很早,起得早的人却不多。一行5人,全程总计约4公里,不紧不慢,先到G20展馆二楼喝茶叙旧,之后到紫微厅午餐。

    次日,一家人再到湖畔茶居,饮茶一杯,贪享半日湖光美景。

    (more…)
  • 育娃心得

    ·

    这是kiki的心得,记录如下。

    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,最近对孩子的学习领悟的比较多一点。现在我想讲一下这方面的理解。

    现在很多家长,对于孩子学习很头疼,担心孩子成绩不好,考不上大学,这个其实我很能理解,我也是这样过来的,一直很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
    但是有一点我现在想得比较明白,那就是学习的过程比孩子成绩考了多少重要,因为写作业的过程中会锻炼人的各种能力,比如专注力,思维能力,自控力,忍耐力,抗挫折的能力,这些能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,它们会在你未来的人生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。有些专家甚至说了更多的能力,我目前只想到这几个,因为这是我的实战经验。

    我为什么说过程比结果重要呢?难道我不关注结果吗?不是的,我其实很关注结果,但是我不会因为一次两次考试的结果不好就去打孩子骂孩子,因为这件事情其实孩子并没有任何的错误,孩子其实也很想学好的。反过来说你打了孩子,骂了孩子就有效果了吗?有的时候会有一点效果,但这主要是对顺从性比较好或者比较要强的孩子会有一定的效果,不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普娃。而且就算是这种效果也是暂时的,不长久的,长期来说负面的东西会更多,所以这么做我是不赞成的。因为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甚至内驱力,孩子成绩不好不是他犯了错误,更多的原因是他学习能力的问题,不是靠着你的惩罚他就能学好了的。

    那么学习不好怎么办呢?首先我觉得作为家长要做的是搞清楚你的孩子,能力欠缺在哪一方面,有学习习惯不好的,有孩子本身这个年龄段就是欠缺的能力的,也有学习方法没有掌握的。那么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呢? (more…)

  • 拌面

    ·

    今天是周日,一周中最轻松的一天。睁开朦胧的眼睛,两个娃都已经起床了,大概不早了。

    周陌走进来,我问他:“几点了?”

    他答道:“你等会”。

    然后是咚咚的脚步声跑出去,又跑回来,说:“7点多”。

    “多多少?”

    “大概,七点四十多”。哦,总算是慢慢会看钟了。

    “我们去吃拌面吧?”

    “好的,我去问问妈妈。”

    周日早上是最轻松的,周五周报的阴霾已经散去,周一的工作还有一定的距离。我们经常一家人在周日的早上去吃拌面。

    从小区西门出去,然后向北走大概500米,有一家饭馆叫“传家”,是个衢州馆子,早餐做的很有特色,味道也不错。早餐主食有拌面、馄饨、豆浆、白粥,还有肉包子、萝卜丝包子、豆腐包、葱花馒头、发糕等。在杭州,早餐是拌面是比较流行的,一小盘面在水里烫熟,盛起来,再浇上配料和葱花,吃之前要先用筷子拌一拌,把调料拌匀,也让面稍微冷一些。

    我起床后,看到客厅里面已经有些乱了,地上散落着各种奥特曼玩具,沙发上扔着几本书,看来娃娃们已经起来玩了一段时间了。

    “走了,去吃拌面了”,我喊道。

    弟弟很开心,“哦,去吃拌面了”,就径直跑向鞋柜去穿鞋,找了找,没找到自己的鞋,看到我的运动鞋在那儿,就先提了过来,说,“爸爸,穿鞋,去吃拌面”。弟弟已经两岁半了,话还说的不是顺溜,但是因为很喜欢出门玩,所以每次出门前都很着急,会给爸爸、妈妈、哥哥“提鞋”,意在催大家快点出门。

    妈妈给弟弟水杯装上水后,说,“走了”。

    从小区西门出去,就是紫荆花路,这不是一条主干道,车不算特别多,周日的早上车就更少些。两边有自行车/电动车道,再边上还有三米宽人行道,这就是我们去吃拌面,经常一家人一起走得路。人行道,右边的围墙很高,但是左边的树更高,在夏天,树叶也很葱郁,所以也就没那么热。虽然是早上,不过知了已经在叫个不停了。这时,我拉住周陌,突然闭上嘴,并停住脚步,抬头寻找树上的知了。周陌问,“爸爸,你在做什么?”,我说:“突然闭口立,意欲捕鸣蝉啊”。周陌大笑,“爸爸,你不要什么时候都背诗!”。我们继续向前走。弟弟说:“跑步吧”,然后学着大人,一只手放在前,一只手放在后面,像站着的运动员要起跑一样,两岁的小朋友摆出来,显得有些呆萌。哥哥和我很配合,也学着他。“开始!” 哥哥喊道,于是我们就开始向前跑。

    没过多久,就到了“传家”饭馆。饭馆的装修很古朴,大概是按照20世纪初茶馆的风格装修的。一家人坐下,我们点了两碗拌面、六个包子(两个肉的,两个豆腐的、两个萝卜丝的)、一份豆浆。周陌吃一碗拌面,当然,他是肯定吃不完的,剩下的我会吃。妈妈和弟弟吃一碗。比较意外的是,周陌把两个肉包子都吃了,还表示要再吃一个,拌面倒是吃的不多。我把弟弟的拌面分了一小碗过来,因为早上比较饿,三口两口就吃完了,然后又吃两个萝卜丝包,吃饱后,把弟弟接过来抱着,慢慢的喂他吃拌面,也让妈妈腾出时间来吃早餐。弟弟光吃拌面有些干渴,于是把早上妈妈放在包里的水拿出来,让弟弟喝一点。

    拌面的味道很不错,伴着更好吃。

  • 周末乐高(三)

    ·

    以前住竹海水韵,这是用乐高拼搭当时房子的样子。

    整体的布局:

    BFE8547A-7C9B-4236-9DBA-6C4C304FFDFF_1_201_a (more…)

  • 周末乐高(二)

    ·

    这是周末乐高系列的第二篇(参考:第一篇)。

    BDB74291-B965-4034-9BAB-5920B4FA46AA_1_201_a

    擎天柱:
    ED41E8FA-CF04-40FE-B739-0C7262071A67_1_201_a (more…)

  • 闲逛武夷山

    ·

    每年,和团队一起outing旅游是有非常大的期待的。自从有了娃之后,家庭旅游的重点都是酒店的设施是不是可以让娃可以开心的玩,而我的主要职责是安排好行程,当好一个司机。公司outing带有团建性质,是不鼓励带家属的,所以,公司outing大概就成了自己每年游山玩水的最好机会。前几年去过一次冲绳,非常开心,今年outing选择的是武夷山,也非常的放松,和大家一起非常开心。

    认识大红袍

    九号晚上,一起看了印象表演系列之《印象大红袍》,表演确实恢弘,值得一看,非常推荐。一方面,利用了舞台剧现场效果恢弘(参演演员有数百人之多),又融入了大红袍历史故事的韵味,加上表演以“大王峰”为背景,形成了恢弘、深韵、自然的效果。虽未品尝大红袍,但已经对其心升好奇。

    我是喜欢喝茶的,这次,很好的了解到了属于岩茶类的“大红袍”。在此之前我认为:茶,就是龙井的绿茶,好喝,且珍贵。而,大红袍则与绿茶完全不同。

    古代,一席华美的红色官服为“大红袍”,意味着喜庆与成功。在中华文化的背景下,“大红袍”这个名字已经有一种气势蕴含其中。相传,1384年,丁显,因此茶,得中状元。之后,皇帝生病,再供奉此茶后,成功医治皇帝,于是,皇帝御赐相应的几颗茶树身披大红袍,故此得名“大红袍”,并从广受推崇。近代,因真正被认可的大红袍“母株”仅6株,每年产量也非常有限,所以也极其珍贵。其中一个佐证便是,1972年,尼克松访华,毛泽东则赠送了四两大红袍予尼克松(参考),可见“大红袍”在当时的尊贵地位。

    直到,无性繁殖技术成熟并成功移植后,才开始在大众中流行。 (more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