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单生活
-
杨梅树
·
酸甜的杨梅,我是很喜欢吃的。这些年来到浙江后,注意到这里的杨梅比其他地方更多一写。这也算是中国,或者说江南的一大特色吧,北方人大概是吃得少的。不过因为有“望梅止渴”的故事,杨梅在中国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。
根据Wikipeida的信息(参考),杨梅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南方地区、日本、菲律宾、朝鲜/韩国等地。在中国,又属浙江特别多,浙江又以仙居杨梅最为有名。
杨梅酸中带甜,非常好吃。但是,杨梅的运输是非常困难的。从树上采摘下来,最佳的食用时间也就是1~3天,再长时间由于水分的流逝,味道就没那么鲜美了。再者,因为杨梅表面非常松软,而如果运输过程稍有颠簸挤压,则非常容易压坏,影响口感,也容易变质。
所以,实际的情况就是,杨梅的上市几乎只有一个月时间,也就是说,每年只有一个月时间,也只在中国的东南方的一些城市能够吃到最好的杨梅。
鲁彦曾经下过一篇散文《故乡的杨梅》,是啊,对于浙江人,身在外地,对于杨梅的怀念,大概就是故乡味道的怀念吧。
前年底,妈妈离开了我们。当时,有几天闲在家里,我就和爸爸说,来年开春,我打算在后院种一颗杨梅树。去年,我们移植了一颗小的杨梅树,大概是因为种植的时候耽搁了几天。杨梅树没能够活下来。今年,我们又移植了一颗,这次的树更大一些,种植的时候我们也更小心,也了解了很多种植的知识,希望这颗杨梅树能够活下来,过几年能够吃上自己种的杨梅树。
对于自己,对于孩子们,也希望让故乡,多一份味道。
2022年,团队outing,在仙居的山上摘杨梅 后院新种的杨梅树@共青城 -
2024年的期待
·
今天是元宵节,姑且还算是春节期间吧,做个总结和展望吧,虽然有点晚。
- 海拉鲁大陆已经被探索的差不多了,考虑新开一个游戏系列,有什么推荐的吗?《艾尔登法环》、《博德之门 3》?
- 考虑和家人们一起更多的探索中国、或者国外的一些地方
- 随着大模型的流行,以及文字内容日渐不受关注,老实说,写博客的动力越来越不足了,是不是考虑把博客转换成视频呢?
- 把云数据库性能测试持续做下去,2024年计划再测三次
- 希望把体重能够控制在130以内,这个目标非常不容易
- 拍更多的照片,家人们的,以及看到的风景的
- 祝愿TH000早日康复,挺喜欢看他的直播
- 还有几部电视剧/电影,也计划看掉:
- 三体(Netflix)、
- 庆余年2(这是一个“爽”剧)、
- 真探第四季(HBO)
- 猩球崛起4:新世界 Kingdom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(2024),虽然前面三部,一部比一部差…
- 变形金刚:初代 Transformers One
- 和同事们一起把产品做得更好,同时也探索出可持续的、高效的商业模式
-
过去的2023年
·
我们一家人一起去吃了很多次海底捞,还在那里过了一次生日,哥哥如他说所,尴尬得躲到了桌子底下。不过,吃得依旧非常的欢乐。
人生第一次去了西安,这个中国古都。是在咸阳机场落地,然后在雁塔区做了一场关于云数据库架构与选型的分享。之后,去秦岭脚下的西北工大,见到了十几年未见的研究生同学,他的生活还是和在学校时差不多,他们学校的烤鱼味道真的不错。
虽然是江西人,但是这是我们第一次去滕王阁。还有八一纪念馆没有去过、江西省博物馆也没有去过,打算春节期间再去这些地方看看
一家人一起去了黄山,虽然爬山有点累,但是都很开心。看到了传说中的迎客松、猴子观海、天都峰,黄山的松、石确实奇美,古人诚不欺我:参考
今年后院的柚子树,依旧结了很多柚子。不过,柚子树有一根非常重要支干被虫子蛀得非常厉害,老爸虽然已经把这部分清理掉了,不知道明年柚子树是否还能够保持健康。今年结的柚子,水份很足,味道很好。
这一年,经常会在梦中见到妈,妈变得话很少,总是会在远远的地方看着我。每次醒来,都很想回忆起梦中的更多细节,不过,似乎越想去记得清晰,梦中的场景却会变得越模糊。
爸妈年轻时候的样子 今年,休假了一次大长假,全家一起去了一趟大西北。看到了似湖似海的青海湖,翻过了葱郁的祁连山,领略了发着金光的岗什卡雪山,经过了杳无人烟的火星公路,见证了石壁上环绕千年敦煌飞天。
终于玩上了《塞尔达传说:王国之泪》:做好了一刀入魂的斩马刀;帮助渔民赶走了海盗,重建了渔村;解决了哈特诺村传统与时尚的矛盾;运送了无数的呀哈哈;帮助搭建了无数的松达家的广告牌;从人马竞技场进货无数…… 唯独,还没有去救公主
一起去了人很多很多很多的黄鹤楼,人真的很多。不过,除了黄鹤楼,武汉还有湖北省博物馆、辛亥革命纪念馆、热干面,都不错
今年,还斥巨资购入了新的相机,佳能R8+RF24-70/F2.8。给拍了很多照片,有家人们、有去过的景点、也有日常生活的记录。右边这张照片,曾被西湖文旅的公众号选中,作为图书馆的宣传照片。哦,今年还去了十次图书馆,希望明年能够去得更多。
元旦,我们还去了上海。去看了四姨家的小宝宝,去了上海天文馆、航海博物馆。
公司的业务,有顺利的一面,也有很有挑战的一面。整体的环境比较困难,内力与招式需要双修,才能适应复杂的外部环境。
今年做了第一次云数据库性能测试,算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,希望后续能够持续关注云数据库发展,持续的进行性能测试。
多年的老同事从澳洲回杭州,借机会也把附近的原淘宝DBA的同事聚了起来,多年不见,再次相聚,非常开心
-
本文是一个系列文章的一部分,该系列较为完整的对各个云厂商的RDS MySQL进行了测试,包括了阿里云、腾讯云、华为云、百度云、AWS、Azure、GCP、Oracle Cloud等,最新的测试:云数据库RDS MySQL的性能。
一直都在非常深度调研、关注和使用云数据库,其中性能是关注的重点之一。一方面性能是最终成本的重要影响因素,更好的性能,通常意味着使用更少的资源支撑更高的业务量,从而降低整体成本。另外,性能还意味着在极端场景下,数据库的上限支撑能力。
所以,近期对各个云数据库厂商做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性能对比,供开发者和企业在云数据库选型时的参考。
总览:云数据库性能对比
在进行大量测试之后,对主要的云厂商分别选择了一个“企业级规格”(适合生产环境配置的)进行了对比。先看性能对比如下图:
可以看到:
- 华为云数据库(红色),在中高并发度时(>=16),性能最强,且高于第二名约18%;
- 腾讯云数据库(紫色),在低并发时(<=8),性能最强,高于第二名约15%;
- 百度云数据库(淡蓝色),在中高并发时(>16),性能跃居第二,仅次于华为云;
- 阿里云数据库(黄色)和谷歌云数据库(绿色)在低并发时也都有不错的表现,高并发之后性能则持续稳定在850 tps。这两家云数据库的响应延迟,表现得也非常接近。
- 亚马逊云数据库(Amazon RDS,蓝色)和微软Azure云在中低并发时,表现出了较为相近的性能趋势,且性能较低。但是在高并发时,两者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的扩展性,AWS RDS在96和128并发时,性能超过阿里云、腾讯云、谷歌云等,跃居第三;同样的,微软Azure云的数据库在高并发时也超过了阿里云、谷歌云,也有不错的性能表现。